柑橘,是石門的“名片”。 “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 “全國柑橘標準化示范區”、“中華名果”、“全國園藝產品(柑橘)石門的橘子紅了出口示范區”、“全國柑橘優勢農產品區域重點縣” 等榮譽熠熠生輝。
一、石門柑橘發展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品佳質優的石門柑橘。石門縣北部橫亙著海拔2098.7米的壺瓶山,東南則是海拔僅100米左右的洞庭湖平原,受此影響,北方冷氣流難進易出;冬天嚴寒:南方暖氣流易進難出,雨量豐沛。加上丘崗山地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這種特殊地理氣候環境下生產的果品,不僅糖分高,而且比同緯度同類品種早熟10天以上,極富競爭力。2003年秋,國家農業部柑橘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經嚴格化驗,這樣評價石門柑橘:“果形端莊整齊,色澤靚麗,果皮細薄光潔,肉質紅嫩化渣,汁多,酸甜可口,風味濃郁,品質極優”,可謂推崇備至。
二、石門柑橘成就
石門柑橘中國柑橘之鄉
領先,領先,領先,是石門柑橘產業的座右銘。
1963年11月,梅伯銀技術員倡導引種無核蜜橘,在有核品種一統天下的時代是領先。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縣農業科技部門先后聘請華中農學院教授章文才、湖南省園藝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民、常德地區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孫定國等權威擔任技術顧問,制定“特早熟蜜橘優先發展”路線,長期一以貫之。1984年9月,承辦了“全國柑橘速生豐產栽培技術現場評價會”。 1988年12月,“石門柑橘特早熟系列技術開發”被國家科委評為國家首屆“星火獎”一等獎,劉慶民、熊繼和、邢修民喜獲金質獎章。1999年9月8日,石門縣人民政府與日本國日中技術交流會簽訂五年期的友好合作協議,確定秀坪園藝場為“中日友好柑橘場”,重點建設其二分場“中日友誼橘園”。2000年6月,組成石門縣柑橘技術考察團,考察訪問了日本柑橘主產區。通過與美國、澳大利亞、挪威、西班牙、以色列、韓國等國際社會交流,石門柑橘實現了與世界緊密接軌。2000年10月,中國柑橘學會授予石門“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稱號。2001年10月,石門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柑橘之鄉”。2004年底,“國家級優質特早熟蜜橘無病毒種苗繁育基地“落戶石門,進一步夯實了石門柑橘創先爭優的雄厚基礎。
縣農業局副局長兼柑橘辦主任方元久深有感知,科技領先,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柑橘產業建設的法寶,絲毫懈怠不得。
多年來,石門縣依托早熟蜜橘的特色,做大規模,以早搶市,以優占市,以多持市,贏得了主動,贏得了商機,贏得了知名度,贏得了效益。
在貿易全球化和農產品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背景下,石門柑橘一直保持著“品種、品質、品牌”的主動權。
2009年3月,縣農業局、柑橘辦籌資400萬元人民幣,為易家渡、楚江、新鋪3個鄉鎮免費供應5500畝無病毒橘苗,配套產前產中產后相關設施設備,建成全國最大的無病毒柑橘出口基地。
為避免“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縣農業部門相繼制定了《柑橘規范化培管技術》、《柑橘高品質化管理技術》、《無公害食品·石門柑橘》等一系列標準,全縣4.4萬口沼氣池托起了龐大的“豬—沼—橘”生產農業產業鏈,全縣建起了5萬畝綠色食品和20萬畝無公害柑橘基地。“金湘源”柑橘獲美國農業部NOP(有機產品)和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湘冠”柑橘獲國家“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認證,三圣鄉株木崗園藝場2300畝橘園和新關鎮五桂橋村2000畝橘園均取得歐盟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2001年11月,石門縣被國家農業部、對外經貿部命名為“全國園藝產品(柑橘)出口示范區”。2005年3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授予石門縣“全國柑橘標準化示范區”稱號。2007年1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確定秀坪園藝場為“全國柑橘標準化示范區”。金湘源食品有限公司2004年耗巨資引進歐盟產柑橘光電分選加工處理系統,美國FMC、西班牙佛美薩等國際水果保鮮處理企業在石門設點服務,將石門柑橘標準化產供銷水平抬升到了世界前沿水平。縣農業局長李良軍說,多年來,石門縣柑橘狠抓標準化生產,嘗足了甜頭。
“大念品牌經,稻草變黃金”。緊扣時代的脈搏,石門柑橘逐漸實現從“產品”到“名品”的“變臉”。
1998年8月,石門縣向國家商標局申報注冊“湘冠”、“金果”商標,結束了石門柑橘沒有品牌的歷史。后來,又相繼注冊了“皂市”、“秀坪”、“石門紅”、“金湘源”、“橘友”、“霧禾”等商標,品牌隊伍不斷壯大。
石門柑橘國家地理證明
2008年9月28日,“石門柑橘”獲得國家地理證明商標注冊,身價倍增。2009年3月,縣人民政府作出決定,全縣柑橘主推“石門柑橘”品牌,力爭五年后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在“石門柑橘廣告語”有獎征集中,吸引了全國4萬多人踴躍投稿,“橘香石門,甜蜜世界”、“橘鄉石門,石門橘香”、“千年石門,一品柑橘”等口號正為全國人民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