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及生態環境
永福縣位于廣西東北部,地處北緯24°37′48″~25°26′39″,東經109°36′50″~110°14′19″,南北長90.5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年平均溫度18.8℃、降雨量1986.8mm、相對濕度77%、日照時數1547小時、無霜期313天左右,森林覆蓋率74.75%,區位、地理、氣候條件獨特,生態環境良好。同時,永福縣土壤中硒元素資源豐富,每公斤水含硒2微克,土壤每公斤含硒1.1毫克,是全國平均值(每公斤0.29毫克)的3.3倍。2007年8月,世界養生大會組委會將中國首塊“養生養業示范基地”牌匾授予永福縣;2007年,中國老年學會授予永福縣“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二、沙糖桔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永福縣地處全國寬皮柑栽培最適宜區,出產的沙糖桔果實外觀美、色澤橘紅、品質優、耐貯運、貨架期長,深受消費者喜愛。同時,永福縣具有悠久的柑桔種植歷史,從上世紀80年代經歷了溫州柑、椪柑、南豐蜜桔等柑桔品種更替,從1997年開始種植沙糖桔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到2017年底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40萬畝左右,沙糖桔掛果面積30萬畝,年產量50萬噸以上,產值約50多億元。
目前,全縣已建立沙糖桔種苗培育供應、生產加工、技術服務、倉儲物流、營銷推介等關鍵環節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沙糖桔產品初加工方式為鮮果清洗、分級、打蠟包裝,初加工率約占產果量的90%以上。流通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經營戶等基礎設施相繼建設,沙糖桔流通冷鏈物流、貯藏保鮮等配套設施日臻完備。全縣共成立了柑桔合作社281家,柑桔選廠144家,生產線260多條,沙糖桔日加工量1.1萬噸,需工8000多人,冷庫建設61座,可冷藏沙糖桔6132噸。
同時,永福縣積極組織參加國內農業展會,大力宣傳推介永福沙糖桔,從2016年12月份舉辦首屆大型沙糖桔交易推介會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兩屆沙糖桔交易推介會,每年派遣11組招商組分別去往國內各大型水果交易市場進行推介永福縣沙糖桔,通過招商成功引進并形成1000多人的穩定采購團隊,并且培養了一批本地的沙糖桔收購商,每年生產的沙糖桔銷售率達98%以上;另外大力推進沙糖桔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重點打造農村淘寶、供銷E家、郵樂購、樂村淘等農村電商服務站,現有電商企業和網點500多家。
三、科技支撐方面
永福縣農業局,負責制定全縣沙糖桔產業發展規劃,對沙糖桔生產發展產品加工、銷售、宣傳工作進行管理和指導;本縣還與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保持著長期的沙糖桔科研項目合作關系。同時,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沙糖桔產業技術支撐,積極申報相關技術應用項目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沙糖桔產業發展技術研發推廣領域,并安排財政資金予以支持,從2015年以來縣財政每年安排資金500多萬元,整合項目資金4000多萬元投入柑桔黃龍病統防統治、沙糖桔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現代農業核心區建設等,目前共投入資金5500多萬元。生產中制定了本地沙糖桔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并大面積推廣應用覆膜留果保鮮技術、綠色防治等技術,沙糖桔試驗示范成效顯著,生產整體技術水平和產量及效益逐年不斷提升。
四、質量控制方面
縣級成立有永福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鄉鎮均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健全,監管力量強,措施落實到位,縣政府制定有年度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沙糖桔生產、加工、流通全程可監控、風險可評估、事件可處置,產品質量安全有強力保障,監測認證開展有效。建立了農產品生產投入品準入、購銷等制度,生產投入品監管信息平臺正逐步建設,縣鄉農產品質量監管機構對農產品及投入品的監督抽查已經常態化開展,截止2017年12月,永福縣沙糖桔生產基地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定,產地規模7.5萬畝。監管執法到位。在永福縣農業局成立農業執法大隊執法機構,負責農藥和化肥投入品監管和執法,縣政府每年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執法監管活動,制定有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應急處置機制、風險防控機制,應對農產品在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發生的質量安全問題,多年來,全縣沒有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五、綠色發展方面
永福縣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推進沙糖桔產業發展,大力推廣應用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農業生產資料利用高效,及時清除農藥垃圾、農膜等生產廢棄物已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在病蟲防控方面推廣綠色生態的性誘、色誘技術、生物農藥,并在全縣禁止銷售高毒高殘留農藥,沒有使用禁限用農藥問題。2017年獲中央綠色高效技術服務推廣(柑橘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補助資金1000萬,全縣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有機肥料廣泛應用到生產中化肥用量明顯減少。







本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進行商業性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