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云南省文山州廣南縣珠街鎮的一塊長沖梨育苗基地里,工人們正細心地嫁接著梨苗,一棵棵嫁接好的長沖梨枝頭被扎上了白色的塑膠帶,整個基地一片片白茫茫。
“原來種黃花梨每斤價格僅1元,嫁接長沖梨后每斤可以賣到4元。”長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陳加明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就開始種梨,但由于品質不佳,收入一直沒有起色。看到鎮里推廣種植的長沖梨效益可觀,他便把家里的200棵梨樹全部嫁接成長沖梨。陳加明算了一筆賬:長沖梨3年就能掛果,進入豐產期后每棵樹產量約400斤,按照每斤4元計算,這200棵梨樹能給家里帶來6萬多元的收入。
長沖梨因發源于廣南縣珠街鎮長沖村而得名,個大皮薄、美觀可口,深受消費者喜愛。2017年以來,珠街鎮結合脫貧攻堅工作,把長沖梨打造成為優勢產業。該鎮依托上海市靜安區援建幫扶資金810萬元,建成廣南縣高原特色產品展示中心、農產品冷藏倉儲物流園、培育梨苗12萬株。主動融入“云品入滬”“廣品入滬”等項目,提高長沖梨知名度。針對長沖梨分散、缺乏規范種植技術的實際,該鎮于2018年9月引進云南昊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發展長沖梨產業。
“公司每年都會免費給貧困戶發放一批樹苗,激發他們種梨的積極性。公司入駐后對果樹實行規范化管理,通過技術指導,提高長沖梨的產量和質量。”云南昊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心明介紹,公司通過長沖梨品牌建設和市場開發,為長沖梨尋找好的銷路。同時,研發梨膏、梨蜜、梨汁等產品,依托梨花、梨園發展鄉村旅游,延伸產業鏈提高長沖梨的附加值,實現農戶穩定增收。
目前,珠街鎮發展長沖梨6400畝,力爭到2020年實現長沖梨種植1萬畝以上,形成產供銷一體化,實現“鎮有示范、村有基地、戶有果園”的發展目標,為全鎮1437戶6762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本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進行商業性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