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百花開。4月20日,三甲鄉硐下村運桂山頂上,漣源運貴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3000畝橘樹花開了,一邊是幾名游客在踏青賞花,一邊是10多名貧困戶在忙著為橘樹抹梢。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運貴農業公司規模越來越大,還在鄰村陽硐村開起了“分基地”,聯結帶領更多貧困戶一起走上脫貧致富路。
公司帶領種植戶抱團發展
2014年,在外面發展的肖哲忠看好國家農業政策,聯系本村謝家光、袁武利、肖三春等人成立了運貴農業開發公司,公司主營柑桔、葡萄等水果種植。公司流轉土地200多畝,承包鄉原有的800畝園藝場,種植規模達到1000多畝。
運桂山附近的油榨、長江等組幾乎有家家戶戶分散種植水果的習慣。“分散種植不如抱團發展。”肖哲忠等人把這一理念不斷向種植戶灌輸,很快,公司以基地加農戶的運作模式,吸納周邊300余農戶種植2000余畝柑橘、雪梨等特色水果。
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公司采取“統一提供樹苗、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產品銷售”的模式,組織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公司實行保底收購,農戶穩定獲益。為讓產品達到有機綠色標準,公司一直按照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柑桔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科學栽培區劃和適地適栽,所有品種都盡量不施農藥,通過滅蚊燈等物理方法消滅病蟲害。2017年7月,公司水果基地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被認定為湖南省無公害水果種植基地。同年,公司被評為“婁底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而為了讓產品品質“與時俱進”,迎合消費者口味,公司每年都會追趕“最新潮流”,引進國內最優品質的水果品種進行嫁接。今年,公司分批對100余畝柑橘樹進行了“金秋沙糖桔”嫁接。并在市農業局的指導下,從四川引進了1萬多株“金秋沙糖桔”,樹苗長勢良好,明年開始掛果,后年就可以實現豐產。“金秋沙糖桔”含糖量高,口感好,是市場新寵,公司今年計劃再栽種3萬株。

誠信引得客商紛至沓來
“每年這個時候,廣西、河南以及長沙等地的客商開始給公司下訂單,放訂金。”股東袁武利這幾天接到了不少客商的訂購電話。有了品質的雙重保障,公司成立不久就開始了“訂單生產”,不用自己跑市場,就有客商“送錢上門”。最多的一家外地公司訂貨達到50萬斤,訂金15萬元。就這樣,公司每年近400萬斤柑橘很快就會被“訂”購一空。
有了物理防治病蟲害方法,為了讓品質更具保障,產品上市和向客商發貨前,公司都會進行農藥殘留檢測,為品質再加上一層保險,不合格產品絕不供應給客商。由于一直恪守合約和品質,公司2017年被中國誠信品牌萬里行活動組委會評為“全國重點推薦誠信經營示范單位”。
在客商和公司簽訂訂貨協議時,一般雙方約定好了價格。但柑橘市場價格波動較大。2018年,柑橘市場比較低迷,市場價低于訂貨價,為了讓客商減少損失,公司5名股東一致同意每斤自愿讓利兩角給客商,公司為此損失近百萬元。但也正是由于公司一直恪守誠信和互諒合作,客商一年比一年增多。
經過權威機構檢測,公司今年又增加了椪柑、南豐蜜桔、愛媛38號、安江香柚四個綠色食品品牌,為客商提供“更多選擇”。
聯結更多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
“運桂生態農業公司今年在全村流轉了400多畝荒山荒地,聯結了全村147戶貧困戶474名貧困人口。”陽硐村女支部書記唐超飛高興地說。陽硐村是非貧困村,村里一直被沒有主導產業困擾。
運貴生態農業公司一直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把脫貧攻堅作為“分內之事”。位于硐下村的舊基地一直聯結貧困戶120余戶,長期或季節性用工都是優先聘請貧困戶,近三年發放貧困戶工資近百萬元。2017年,15戶貧困戶除獲得用工工資外,還通過種植柑橘分紅12萬多元。油榨組貧困戶袁漢軍去年務工加分紅,一共收入3萬多元,一家人已于2018年底順利摘掉了貧困帽。
今年初,公司“分基地”選址陽硐村6個山頭及荒山荒地,流轉土地租金達到200多元一畝。貧困戶以及村民除了以土地獲得收益外,一些貧困戶更是通過家門口務工獲得工資收入。不到3個月時間里,公司開出人工工資近5萬元,幾乎全部被陽硐村貧困戶“收入囊中”。此外,陽硐村以村土地入股公司,分紅收益的70%也將用于貧困戶。
目前,公司計劃利用硐下村已關停的煙花鞭炮廠廠房,投資300多萬元開展柑橘粗加工,可以讓入股農戶獲得更多分紅外,又能增加一部分村民就業。而為了方便“巨量”柑橘外運,駐村幫扶的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梅國華于2018年5月曾組織有關部門現場辦公,為基地爭取到相關項目資金,即將拉通一條運桂山最近到達207國道的脫貧致富路。
“公司即將申報省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進一步提高知名度,擴大銷售渠道,在公司發展壯大的同時,讓更多鄉親在家門口賺到錢。”眼望滿目“橘”色,肖哲忠臉上寫滿了希冀。







本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進行商業性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