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作為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之一,果肉多且汁水甜。幾乎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超市和市場買的到,價格不高,品質又好,也是不少人最喜愛的水果,適量吃梨子可以去火通便,老少皆宜。因此,梨的市場還是很廣闊的,如果能種植出產量高品質又好的梨那將會大大提高收入農民的收入,為生活帶來改善。
首先,對于種植園的地勢和坡向選擇至關重要。梨樹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幾乎可以適合任何土地的生長,不過還是沙土最好,最好是選擇的是比較高,能夠很好的排出積水,土層比較厚,這樣中出的果實質量比較好。山區里天氣和土壤質量變化都比較大,具有垂直分布的特點。因此需要在種植前考慮好土地的高度高低,坡度和方向,選擇合適的地段進行栽植,坡度大小不要超過30°,大概在10°左右最好。
方向選擇南向比較好,因為沖南能夠很好的接受光照,氣溫回升的也比較快,濕度低,土壤變化大,這樣可以明顯的提高果實的品質。最好不要選擇低洼的地方,不僅光照不好,等樹木開花的時候容易受到霜寒,直接影響了開花進而影響了坐果率和產量,極容易導致果樹衰弱。
其次,樹形的選擇和密植發揮重要作用。目前矮化密植是主要的發展方向,因為這種方法能夠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間,保證果樹的結果和穩產與品質的提高,需要栽植與其對應的低矮樹形。紡錘形是有中心干,上下生長分枝,在周圍均勻分布,樹枝間互不影響;開心形是河北的研究推出的樹形,大型枝組沒有明顯的層次,在中心干上下排列,喬占多使用的這種樹形;扇形是外國歐洲多使用的,樹木采光較好,有利于果樹器官的功能提高,在配上機械化的管理,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產量,在日本有各種各樣的樹形,大概都控制在3米左右,果子收獲比較多品質也較高。
再次,栽植的密度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現在多改成了矮化密植,已成為主流趨勢,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在早期收獲較多,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還能很好的利用光能,葉面積明顯增大,對于土地的利用起到重要作用。現在大概分為三種密度:普通密植,中度密植和高度密植,對于具體密度的選擇要根據品種的特點和果園的特性與土壤、管理技術水平來選擇合適的密度,對于樹冠較小的品種可以適當提高密度方便管理。因此,這表明了密植栽培的重要性,只要選擇好,好好管理,就可以提高產量,穩定產量。
最后,好的品質離不開人工的技術管理。在果樹種植好到開花期,難免會遇到氣候環境的影響造成無法良好授粉,因此需要時刻觀察,在必要時候進行人工的幫助授粉,改善園內的合理配置,來有效提高坐果率。關于授粉的方法,要提前在初期采摘花朵,將這些花朵的花藥收取,兩手各拿一朵花相互摩擦,待其脫落后放在室溫中晾干,之后就可以儲存起來了。
具體的操作中又分為不同的方法:第一種田間人工授粉,也就是到了盛花期,帶著花粉用毛筆或者紙棒等工具人工點授,沾上一次粉可以授粉六七朵花,花多就少點,花少就多點;第二種是借助別物授粉,同樣是在盛花期,拿雞毛撣子和竹竿綁在一起沾取花粉,再去需要的樹上輕輕摩擦,反復兩次,這種方法注意不能在陰雨天或者風大的時候采取;第三種方法是花期放蜂,這是利用蜜蜂攜帶花粉進行。
最后,防凍保花保果是關鍵,由于梨樹開花比較早,如果在生化七糟的雙斷交會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必須做好防凍工作,具體可以才去的措施主要有:再開花前澆水,這樣能夠降低土地的溫度推遲開花的時間,減少凍害;接下來將樹干涂白,這也是我們經常看到的路邊樹么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這樣可以是樹的溫度上升慢延遲開花;還有就是熏煙防凍,利用煙可以減少輻射蒸發,同時可以吸附濕氣讓水蒸氣凝結,放熱來提高周圍的溫度。
以上這些大概就是對梨種植的技巧了,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有助于提高品質,獲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