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害特征
發病初期在多從果蒂或傷口處發病,果表出現水漬狀褐色軟腐病斑,病部表皮易破裂,后長出白色霉層,以后又在其中部長出青色或綠色粉狀霉層,霉層帶以外仍存在水漬狀環紋,病斑后期可深入果肉,導致全果腐爛。
青霉病癥狀
不同之處:青霉病樹上就發病,白色霉層環較窄,并很快變成綠色和青色,不會黏附于包裝紙上,能聞到發霉氣味。綠霉病白色霉層環較寬,以貯藏中后期發生較多,僅長在果皮上,霉層常黏附于包裝紙上,能聞到一股芳香氣味。
2、防治方法
(1)果實采收一定要保證成熟度,并且盡量避免傷口。要選擇晴天采收,采收后陰涼處通風4-6天,再入庫。
(2)25%咪鮮胺微乳劑500-1000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50%噻菌靈懸浮劑400-600倍液,或50%抑霉唑乳油1000-2000倍液浸果。
(3)用硫磺粉5-10g/m3熏蒸或福爾馬林40倍液30-50ml/m3噴霧倉庫,密閉3-4天,通風透氣后方可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