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柑橘花芽分化的營養(yǎng)積累期,同時也是采果后恢復樹勢與控制病蟲害的關(guān)鍵時期,良好的冬季管理能為取得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果品奠定基礎(chǔ)。
冬季的管理應以保葉過冬與科學清園為重心。主要農(nóng)事操作有,采果后土壤肥水管理、果樹的修剪整形、噴藥清園等。
采摘后恢復樹勢
柑橘掛果時間較長,果實膨大、轉(zhuǎn)色等都會消耗大量的養(yǎng)分,以致于根系的營養(yǎng)可能會供給不足,從而影響樹勢。所以,采果后應及時施冬肥。(如果是掛果量大,樹勢弱的樹還應該在采前一周適當追肥)
隨著氣溫的轉(zhuǎn)冷,柑橘根系的吸收能力減弱,采過后適時噴施高純磷鉀源庫+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面型,能盡快補充樹體營養(yǎng),恢復樹勢,同時還能促進晚秋梢老熟,減少凍害發(fā)生。
冬肥的施用應根據(jù)柑橘樹勢、土壤特點等合理安排。要注意重施有機肥,輕施復合肥,配合生物菌肥,重視補充中微量元素。有機肥在微生物的活動下能緩慢分解適合秋冬根系特性,利于樹體養(yǎng)分的累積。
做好土壤管理
冬季深翻
果實采收后,及時進行全園深翻,以利于土壤保水、保溫,并切斷一些過于淺層的根群和破壞蟲害的越冬場所。
● 減少害蟲源,如尺蠖、蠐螬、實蠅、蚱蟬、花蕾蛆、金龜子、柚癭蚊和象鼻蟲等。
● 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理化性質(zhì),有利于根系越冬,增強根部抗病、防寒和抗凍能力。
● 切斷少量老根,促發(fā)新根,疏松熟化土壤。
注意事項:翻土時不能過深,若傷及柑橘根系不利于越冬,反而減弱樹勢,應在滴水線處翻土5~10cm,打碎土塊并整平覆蓋根系,避免根系遭受凍害。
土壤水分
秋冬過于干旱容易誘發(fā)紅蜘蛛危害,并不利于花芽分化形態(tài)分化。土壤含水量最好保持在23~25%,如果過度干旱,可灌跑馬水或淋水。
調(diào)理土壤
在深翻時,可適量施用石灰,有利中和土壤酸度、改良土壤理化性狀、補充柑桔的鈣元素。一般每樹年撒施石灰粉1斤,酸性較大的果園可施用1.5斤。
秋冬培土
秋冬培土,有抗旱保水,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生長,恢復樹勢的作用。同時,還能提高柑橘抗病蟲能力、除蟲、滅草和防寒等功效。培土需在秋冬至春季萌芽前進行,以干的火燒土、塘泥、河泥等沃土為主,培在樹盤周圍,厚度2~4厘米。
整形修剪,清理果園
冬剪是采果后進行的一次全樹修剪,剪掉病蟲枝、枯枝、樹冠內(nèi)部陰蔽弱枝、徒長枝和交叉枝等。使樹體和園區(qū)都能通風透光,減少來年某些病蟲害的發(fā)生。
修剪
剪除病蟲枝葉,疏除介殼蟲、枝天牛、潰瘍病和煤煙病的病葉、枯枝和殘果;除凈果園周圍雜草并把病蟲枝一同帶出園外燒毀。修剪傷口及時涂抹油脂,封閉傷口,保護傷口愈合。
清潔
全面鏟除雜草及附近寄生植物,徹底清除地衣、苔蘚、枯樁和爛果等;挖除黃龍病病株,挖除天牛、樹脂病等危害的死樹或樹干;摘除樹上越冬蝶蛾蛹及介類。
整形
采用大枝修剪技術(shù),據(jù)除直立性大枝,“開天窗”降低樹冠高度;疏刪過密交叉大枝,用繩索拉開直立枝,使樹冠開張。
注意事項:橘園在采收后,不宜馬上進行修剪,通常在粗清園一次后進行,目的是防止剪口感染病菌。剪后再對柑橘樹施用一次藥劑,清園效果好。
噴藥清園
柑橘采收后是防治病蟲害的關(guān)鍵時期,此時期的害蟲多轉(zhuǎn)入枝干裂隙處,葉片腋芽縫隙處或在葉片處綴葉過冬,停止了活動。
而柑橘冬季生長緩慢,葉片老化、抗藥力高,可使用較高濃度藥劑殺滅主要病蟲,如紅蜘蛛、銹壁虱、介殼蟲、瘡痂病和炭疽病等。
冬季清園要求及時、全面、徹底,連續(xù)噴藥3次。
第一次:粗清園,采果后即噴施45%晶體石硫合劑150倍液,殺菌又殺螨。
第二次:修剪后進行,可選用99%礦物油乳劑、95%機油乳劑100~150倍液、松脂合劑8~10倍液、或松脂酸鈉水劑,單獨噴施。
第三次:春芽臨近萌發(fā)之前進行,可用73%克螨特乳油1200~1500倍液噴施(注意施藥是溫度)。
注意事項
①石硫合劑噴后應相隔15天才能噴布礦物油類藥劑。
②清園時選擇天氣晴朗時進行,對葉背和蔭蔽枝條仔細全面均勻噴霧,并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藥物中毒。
③病害發(fā)生較多的果園,應另加其它殺菌劑,還可加有機磷類藥劑,兼防蟲害。
潰瘍病較重:可用噻唑鋅+代森錳鋅或咪鮮胺+毒死蜱+葉面肥,注意先剪后噴,如果發(fā)病率超過3成,建議整園銷毀。
砂皮病、黃斑病較重:可用苯醚甲環(huán)唑·丙環(huán)唑+代森錳鋅+毒死蜱+乙螨唑+葉面肥。
青苔、煤煙病較重:可用乙蒜素+菊酯類藥劑+炔螨特+葉面肥。
④除潰瘍病發(fā)生重的園子外,清園時要注意先噴后剪再噴,以達到徹底清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