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柑橘的朋友們會發現,每年種的柑橘樹,開花結果不少,但是能留下來的卻不是很多,除了大家常說的營養和修剪問題,到底還有什么原因,會導致柑橘落花落果呢?
一、落花落果原因
1、營養不良
樹體儲藏養分不夠,重剪和過量的使用氮肥造成枝梢旺長,或開花較多,導致花和幼果發育不良,而大量落花落果。
2、花發育不良
采果后沒及時施足基肥,和補充中微量元素,樹勢衰弱和植物調節劑的濫用,冬季遇到低溫造成落葉嚴重,營養缺乏造成退化花增多,也是造成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
3、授粉受精不良
成花元素不足,花期高溫或陰雨連綿,導致小果授粉、受精不良而脫落。
4、光照不足
果園郁閉,單株平面結果,內部枝梢成花少,以及成花質量差,也常常導致落花落果。
5、病蟲害危害
病蟲害危害造成葉片功能下降,大量落葉也是導致落花落果的原因之一。
6、氣象災害
倒春寒、狂風、暴雨、干旱,也會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了解了柑橘落花落果的原因,那么大家就需要追溯本源,從根上解決柑橘落花落果,今天小編老師主要和大家介紹3個保花保果的措施。
二、保花保果措施
1、提高樹體營養積累
采果從樹體帶走了大量的營養,采果后快速淋施水溶肥恢復樹勢,及時施好、補足還陽肥和中、微量元素;冬季氣溫降的快,葉片制造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弱,而地溫降得慢,根系仍有能力吸收營養給樹體,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樹體的抗寒能力;萌芽前及時澆好水肥提高花質。
2、修剪
柑橘樹的修剪,主要包括冬剪和春剪。冬季修剪改善光照,以大枝修剪為主,回縮衰弱結果枝組,使樹體保持青春活力;春季修剪主要是根據果樹和開花的具體情況。
(1)多花樹,宜采取重剪,促進新梢抽發,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在能判斷是多花樹的前提下,動手越早越好,去掉遮蔭面大的枝組,回縮衰弱枝組,改善樹體結構,提高采光率;接著將樹冠外圍頂部部分粗壯、健康的枝梢保留基部剪去,對密生的枝梢按照三去一,五去二的原則,疏去部分末級梢,以花換梢;疏除樹樘內的密生纖細弱枝,不全葉枝、枯枝、病蟲枝,短剪下垂枝,減少營養消耗;將部分粗壯且花量大的結果母枝短截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以提高花質。
通過這4步修剪,可以改善光照條件,同時刺激外圍和側枝新梢的抽發,把新老葉比例調整為1:1,大大提高多花樹的座果率,也減少日灼病的發生概率。
(2)適中樹,是理想的結果樹。春梢有花,有葉花序多,還有部分有葉單序花,花質好,是果農心中認為的“半樹花,一樹果”,這樣的情況,是最可能高產優質的。
更新結果枝組,延長枝和側枝上選留粗壯的枝梢,從基部剪除,促發3~4條健壯的春梢,一個枝組上只處理2~3個枝;剪除下垂枝,交叉枝、并生枝、纖弱纖細枝、枯枝、病蟲枝;剪除離地面近的枝梢,讓膨果后仍能與地面保持20公分的距離。
通過上面的修剪,讓老梢和新梢的比例,調整為1:1的比例,提高當年產量,也能延遲盛果期年限。
(3)少花樹,新梢多,花量少,有葉單序花和有葉花序多,改造這類樹是提高畝產量的潛力,盡量打開花的光照,宜輕剪,將新梢與花枝的比例調為1:1,這樣座果率就會變得極高。
(4)空懷樹,以打開光照為主,宜疏不宜縮,宜輕剪,有時外圍的弱梢頂芽還能開出有葉單序花。
3、噴葉面肥保果
柑橘對元素的需求具有“木桶效應”,往往由最缺乏的元素制約柑橘的產量和品質,用葉面肥來補充微量元素,用量少、且見效快。
不同時期葉面肥的噴法不同:
(1)萌芽前噴磷酸二氫鉀加硼肥,對提高花質有一定的效果
(2)花蕾露白期噴氨基酸加硼鋅肥,促進快速吸收,提高花質
(3)花期噴氨基酸加蕓苔素加硼鋅鎂肥,加速生理進程
(4)幼果期噴磷酸二氫鉀加免疫蛋白加螯合鈣加蕓苔素,加速細胞分裂,細胞壁增厚,加速幼果轉綠。
(5)幼果期噴磷酸二氫鉀加多肽加螯合鈣,促進幼果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