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柑橘是中國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高、消費量最大的水果。目前市場上呈現出老品種賣不起價、新品種售價居高不下的狀態,亟待從種植結構調整入手,推動柑橘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背景】
近年來,作為我國柑橘兩大主要品種的溫州蜜柑和南豐蜜橘價格大降。溫州蜜柑2018年均價只有每斤0.6元左右,同比下跌0.5元以上。南豐蜜橘供過于求,整體行情較差,2018年南豐蜜橘價格僅0.5-1.0元/斤,且滯銷嚴重,連帶導致湘西椪柑等同類品種椪柑嚴重滯銷,致使果農大都處于虧損狀態。而一些新品種如紅美人、沃柑、丑柑價格居高不下,優質果每斤賣價達5元以上。即便如此,我國不少省份還在推廣老的柑橘品種,產區仍在不斷擴大。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彭際淼建議,各柑橘產區應根據各自的產業特點和優勢,控制發展規模,提高質量效益,順應市場,調優結構,發展新品種。要加強科學引導,堅決遏制占用基本農田發展柑橘產業現象,重點打造現有柑橘產業優勢區,充分發揮各地區資源優勢,橙類、雜柑和砂糖橘等產區要穩面提質;中西部溫州蜜柑、南豐蜜橘、椪柑老產區存在產能過剩、產品滯銷的問題,要下大決心支持這些地區進行品種改良,選擇適宜這些地區自然條件的新品種,采取高接換種和大苗重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品改,促進這些地區柑橘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