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長期沿用清耕制,使用化肥代替有機肥,導致了土壤中嚴重缺少有機質,生態(tài)平衡收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果樹已出現缺素癥狀、果品風味也不足,病蟲害高發(fā)。因此吸收國外的栽培模式后,改用果園生草這種生態(tài)種植模式。
這種模式可以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改善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可以優(yōu)化果園生態(tài)體系;可以免除中耕除草;可以減輕病蟲害;可以增產增效。一般在3-4月份土壤解凍后或者9-10月土壤上凍前進行播撒草種,一般果園生草選擇豆科類植物。

果園生草起到的作用:
1、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果園生草可以減少地表徑流,減少水土流失。山坡地種植的果園,若無梯田,會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若采用全園生草,則將大大減少地表徑流,減少水土流失。而且果園生草還能穩(wěn)定土壤的水、肥、氣、熱、生物五大因素穩(wěn)定,擴大根層分布范圍。實驗表明覆草處理的根系分布層為0-40公分,未覆草的為0-25公分。
2、提高土壤肥力
(1)提高有機質含量
果園生草產生的草的遺留物,會大大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
(2)提高養(yǎng)分含量
草根對磷、鐵、鈣、鋅、硼等元素的吸收力強于樹根,并能將其轉化為果樹可吸收狀態(tài),降低養(yǎng)分被土壤固定、被淋溶流失的量,增加養(yǎng)分利用率。

3、改善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
(1)改善果園理化狀態(tài),加速土壤熟化。
生草根系與土壤作用,可以形成穩(wěn)定的團粒結構,從而增強土壤保水、透氣性。
(2)調節(jié)土溫
地面有了草層覆蓋,減少了地面和表土層的溫度變動幅度。在夏季可以降低土壤溫度,在冬季可以提高土壤溫度,有利于根系的生長。
(3)提高土壤含水量
地面有了草層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量,保水保墑,增加土壤含水量。
4、優(yōu)化果園生態(tài)體系
果園生草可以為天敵種群繁衍創(chuàng)造良好的棲息條件和隱蔽環(huán)境。可以促進果園內如中華草蛉、麗小花春、食蚜蠅等害蟲天敵的繁衍,通過生物方式控制蟲害,減少施藥次數,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和食品。

5、免除中耕除草
清除果園雜草是清耕法栽培的重要任務之一,每年花費在除草上的花費及人工成本高昂,果園生草之后每年進行刈割,可以節(jié)省15%-25%的投入成本。
6、提高樹體抗性、減輕病蟲害
生草覆蓋后,果園地力增強,果樹根系活動能力增強,生長時間長。草在分解過程中釋放出二氧化碳,提高葉片光合效能,因而樹勢增強,增加抵御病蟲害的能力。

7、增產增效
生草的果園由于空氣濕度大二減輕了制干和果實的日灼、同時有利于果實著色,果面光潔度增加等,提高果品產量、質量,從而提能。實驗表明生草果園,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顯高于清耕果園。
果園生草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農藥使用、保護了土壤肥力、防止了土壤流失、最終還能讓果實產量提升、品質提升,是生態(tài)蘋果生產的好方法!

本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進行商業(yè)性轉載。轉載聲明
|
||||||||||||||||||
![]() |
![]() |
![]() |